10月23日,我校与新疆润品尚康养集团举行“智慧康养特色订单班教学基地”“智慧康养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基地”“校企共建智慧康养生产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亮,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加娜提古丽·买买提,达坂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森,达坂城区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医药管理局)主任、局长妥娅,新疆润品尚康养集团董事长杜弦,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周洪,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芳、副院长李俊梅出席了会议,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仪式以“产教融合育人才・协同养老谱新篇”为主题,汇聚政府、高校与企业力量,旨在响应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及新疆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探索破解人才短缺的创新路径,标志着新疆在培养本土化养老人才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开场发言)
本次仪式在公共管理学院李俊梅副院长热情洋溢的主持中拉开帷幕。她指出,此次校企合作是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落实“十四五”养老规划的具体举措,也是对自治区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政策的深入践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亮致辞)
副校长李亮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养老专业培养的不仅是护理员,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科技与养老的衔接者、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的建设者。他回顾了学校自2012年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持续探索育人机制,并详细阐述了三大合作项目的深度内涵:通过“订单班”实现定制化培养,“现代学徒制”实行校企双导师与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提升技能,全力为新疆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化养老人才。

(新疆润品尚康养集团董事长杜弦同志发言)
新疆润品尚康养集团董事长杜弦结合企业扎根新疆十七年的实践,指出当前面临偏远地区服务能力不足、智慧设备操作不熟、基层管理人才短缺三大痛点。为此,企业主动与新疆职业大学合作,共同培养“留得下、用得上、能扛事”的本土养老人才,并现场承诺:开放实训资源让学生接触“真场景”;选派骨干组建导师团对接“真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与发展通道,给予学生“真底气”。

(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加娜提古丽·买买提同志发言)
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加娜提古丽·买买提同志指出,全区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但专业人才存在明显缺口,难以匹配发展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她希望校企双方通过携手合作,培养出更多“懂技能、有温度、留得住”的本土人才,为新疆养老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智慧健康养老专业2403班学生代表康璐豪同学发言)
智慧健康养老专业2403班学生代表康璐豪道出同学们的心声:“我们不仅想知道养老专业‘是什么’,更想学会‘怎么做’。”而通过到新疆润品尚企业参观,大家深化了对养老服务的认识,体会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学习技能、服务新疆养老事业充满期待。

(签约仪式现场)

(揭牌仪式现场)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校企双方圆满完成合作签约,并为三个共建基地揭牌。这标志着双方合作从“意向”走向“实践”,从“蓝图”走向“实景”,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精准破解行业痛点、服务区域养老事业发展的“组合拳”。

(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芳同志总结发言)
郭芳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揭牌不仅是三块牌匾的揭幕,更是开启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也是对新疆养老事业的庄重承诺。她相信,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通过校企真诚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养老”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揭牌仪式大合影)
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人才培养擘画新蓝图——学校养老专业校企合作揭牌仪式成功举行,为养老服务业注入新动能。此举标志着新疆养老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并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式。未来,校企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建高素质、专业化、本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疆养老事业发展共筑新高地。
(供稿/供图:郭芳 王怡杰/王宁 刘贝蓓 单子伦 院达 初审:王巧巧 初审:王巧巧 复审:刘月华 终审:周全新 编辑:朱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