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南疆,风里裹着果木的甜香,处处都浸着丰收的热乎气。9月26日至9月30日,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结亲工作队一行27人在临时党支部书记韩涛同志的带领下,赴和田地区墨玉县奎牙镇巴什阿其玛村、哈鲁村、萨亚特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9月27日下午,结亲干部刚走出火车站,便看到墨玉县街头的小彩旗在迎风飘扬,整个县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大家一到墨玉,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各自的亲戚家。叩开一扇扇红漆门,递上饱含祝福的礼物,然后坐下来拉家常。干部们向亲戚深情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慰问各族群众的感人场景,细数70年来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夜晚与亲戚围坐在一起,共赏明月、共话家常,向大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民族团结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结亲干部与亲戚们一起合影留念)
9月28日上午,临时党支部策划的主题活动在党校拉开序幕。结亲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带领亲戚们前往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桑皮纸景区,参观桑皮纸文化展览馆、体验桑皮纸制作过程、感受“桑皮纸塑艺术”,结亲干部们还为亲戚购买了桑皮纸文创产品,作为赠礼。桑皮纸制作技艺被誉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已有1300余年历史。墨玉作为和田地区主要的桑皮纸产地,种植桑树的历史亦逾千年。结亲工作队同亲戚们一道探寻这项千年技艺,不仅传承了桑皮纸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亲干部与亲戚们一起参观桑皮纸文化展览馆)
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了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这里被誉为“郁金香的湖泊”,是集水库湿地、芦苇沼泽、沙漠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结亲干部与亲戚们走进科普馆,馆内通过静态标本展示与动态科普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呈现湿地生态密码:蝴蝶标本的斑斓花纹、蜻蜓的金属光泽复眼、各类水鸟的完整形态,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据介绍,这片湿地共孕育141种动物与103种植物,其中96种候鸟在此迁徙停歇,是南疆重要的生物庇护所。结亲干部与亲戚们望着展柜里的湿地标本连连赞叹,全方位领略了这片珍贵湿地的独特魅力。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从退耕还湿到科学补水,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结亲干部与亲戚们一起参观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
活动全过程,工作队的每一处细心安排都浸透着对亲戚们的深情厚谊。中午时分,大家围坐在公园长椅上共享午餐,空气中飘着食物的香气,也弥漫着彼此亲近的温暖;上下车时,工作队员总会抢步上前,贴心搀扶老人和小孩;活动结束前,还特意为亲戚们送上一袋袋大米,沉甸甸的分量里装着最实在的牵挂,切实帮助解决生活里的小难题。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此次结亲活动打破了以往走访慰问的传统模式,创新地注入了文化体验与生态科普的元素。通过带领亲戚们走出家门、参观当地的文化展览馆和科普馆,不仅让大家在行走中开阔了视野、在互动中增进了了解,更在心底厚植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而这一切,更是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结亲干部赠送亲戚们大米)

(结亲干部和亲戚们一起乘车)
(供稿/供图:苏伟 叶美慧 钟大智 李凤/苏伟 叶美慧 钟大智 初审:王巧巧 复审:刘月华 终审:周全新 编辑:朱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