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津疆携手话思政 共谋育人新篇章——“津石榴”西部支教团莅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

发布日期:2025-09-26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化津疆两地教育协作与交流,促进思政课教学经验互鉴,9月21日,“津石榴”思政课支教团一行21人受邀莅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交流座谈。

(“津石榴”西部支教团在我校行政楼大厅参观)

 支教团相继参观了我校行政楼、智慧交通学院实训室和学生宿舍,深入了解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随后,支教团步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长廊,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长廊整体布局庄重而典雅,沿时间轴线精心打造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系统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从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阐释,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论断,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示,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第二板块则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等一句句殷切的话语,在长廊中熠熠生辉。

(“津石榴”西部支教团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厅参观合影)

 在长廊的末端两侧展现的是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品,将理论学习的厚重感与实践创作的鲜活感融为一体。展区整齐陈列着学生创作的数字油画、扇画、风筝、钻石画等多元作品。每一粒钻点和笔墨都凝聚着学生手工创作的耐心与对家国的赤诚。支教团成员仔细查看作品,感慨道:“把思政道理藏在笔墨与钻点里,让学生在创作中感悟初心,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随后,支教团走进学院思政课实景实训室,实地考察沉浸式教学开展情况。实训室整合VR 虚拟现实技术与情景模拟系统,打造了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马兰基地”等多个教学模块。支教团详细了解了实训室的课程设计逻辑与使用成效,对学院 “科技 + 思政” 的创新探索表示赞赏。双方围绕 “如何利用实训设备破解理论教学难点” 展开即时交流。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2102A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围绕 “课程建设、队伍培养、援疆协作”三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津石榴”西部支教团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座谈)

 在杨柯书记的真诚分享后,“津石榴”西部支教团领队张泽玲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援疆和参观心得。她指出,“非常荣幸能在新疆职业大学新校区启用仅两个月之际,带领“津石榴”第五批学员来到这里。这是我带的第四批学员,而这次是第一次走进新疆职业大学,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全国的职业院校我走了不少,但像新疆职业大学这样干净、利索、大气的校园,我还没见过第二个。天津职业大学还带个 “市” 字,而你们直接以“新疆”冠名,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自信的体现。”紧接着张泽玲教授从三个方面浅谈了她参观我校的感受:一是伟大时代与治疆成就的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治疆方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新时代的新疆,特别是达坂城这片土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职业大学的发展,正是这种变化的缩影;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的体现。今天在这里,真切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学校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搬迁、整合资源、规划升本,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和发展速度;三是思政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早在2019年,我们就提出了 “三个第一”,即马院是第一学院、思政课是第一主课、思政课堂是第一课堂。今天的新疆职业大学,让人欣喜地看到,新疆职业大学真正落实了这“三个第一”。无论是办学定位、学科建设还是课堂教学,都体现了这种理念。时间有限,我们无法深入了解更多细节,但这短短的参观已经让人感受到,新疆职业大学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未来也将是前途无限。

 座谈会结束后,开展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本次交流座谈会成果丰硕,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增进了了解与友谊:通过面对面交流,津疆两地思政课教师加深了相互了解,建立了深厚友谊,为后续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促进了经验互鉴与优势互补:双方在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相互启发,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有助于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三是强化了使命与担当:交流进一步坚定了双方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激发了更好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动力,对于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张燕  初审:王巧巧  复审:刘月华  终审:周全新  编辑:朱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