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水平,2024年10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在5-511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此次学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柯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学习。
首先,杨柯书记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智库文章《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讲话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并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等4个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一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从交融厚植文明基因、交融形成文明气度、交融彰显价值主张、融绘就文明未来四个章节,系统介绍文明交融论不仅是中国指导自身文明发展的方法论,还是为人类创造文明新形态探索的新路径。报告全面解构文明交融论的发展渊源、突出特性、价值立场和世界贡献。

其次,杨柯书记针对10月14日至15日两天的听评课情况进行了通报。两天时间共听了张小宝、王晓梅、张燕、赵静雯4位老师的课程,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材教具使用不熟练度;对课程内容布置、讲授方法的谋划不足;对课程内容重点把握不准、未从重点难点上发力;部分案例选取不恰当;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学生、未以学生为本,与课本结合不紧密的情况;作业布置“呆板”等。针对以上问题,杨书记提出了改进要求,如:将多媒体使用方法打印并张贴出来,有使用问题的,及时反馈报修;认真谋划和实施课前五分钟,既让学生关注时政大事,又能受教育、被感动;身边人讲身边事,多讲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多举优秀学子案例,形成反差与触动;多布置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典型案例,拍摄相关视频或照片。
最后,杨柯书记以“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什么”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授。指出课后反思的“五必须”,即 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通过记录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同时,归纳了课后反思的七条路径,即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火花”;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通过此次政治理论学习,各位老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及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