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牵头校作用,经会商吐鲁番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2024年8月24~28日,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培育基地(新疆职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治区高校思政课杨柯名师工作室举办了吐鲁番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题培训班,来自吐鲁番市各学段的20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和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8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培训。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杨柯全程主持了培训。

新疆职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全新在8月25日的开班致辞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必须理直气壮进行开设,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发,高度认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铸魂育人的重任,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工作实践,既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又奏响思政课主渠道育人的“协奏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第11批援疆干部、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艳东教授进行了题为《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讲座,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解读、政策依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是一个“新”问题、由来已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一个“倒逼机制”、要尊重规律、研究学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和理念、更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教师既要有“跨界”意识、又要有“边界”意识等5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要形成教研共同体,积极走进相邻学段课堂,做到以研究为抓手、以成果为导向。
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杨柯进行了题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座,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润疆、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等4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引经据典、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实地研修成果、社会热点案例、网络热播短视频等开展了深入浅出的示范思政课,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内涵与意义,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努力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
8月26日,培训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课异构活动,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一中学纪国帅、鄯善县滨沙学校巩建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昌区第八小学李云霞、吐鲁番市第六小学金苗对小学《我们神圣的国土》和《中华民族一家亲》两个章节,高昌区第二中学康子君、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一中学马青鹏代表高中组,鄯善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何仁莉代表中职学段、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高文文代表高职学段进行了展示,分别呈现了不同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特点特色。自治区高校思政课名师杨柯和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副校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统编教材培训专家石福奎逐一就关注各学段学情、深入把握教材和重视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8月27日,培训学员赴自治区博物馆、乌鲁木齐市“六馆一心”进行了实践研修。

通过举办这次培训,使吐鲁番市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螺旋上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任务有了完整正确的理解,开拓了思想眼界和理论思维,学习了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密切了各学段老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互相学习借鉴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了以训促教、以训促改、以训促建,提升了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杨柯书记对下一步推进吐鲁番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目标: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沟通联系,加强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打造教研共同体;二是要积极申报吐鲁番市和自治区及国家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改课题,强化研究的实效性,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和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总结梳理,凝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亮点特色,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
